科研进展

滇东北首次发现奥陶纪末大灭绝前三叶虫动物群

发布时间:2022-05-06 打印

  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过去主要见于浙赣地区,而上扬子区则是以笔石相地层(五峰组)广泛发育为特征,壳相地层较为少见。幸运的是,在上扬子区西缘(今滇东北-川东南一带),以泥晶灰岩、黑色页岩互层为特征的大渡河组保存有多个生物类群,如三叶虫、腕足动物、笔石、牙形类、几丁虫和疑源类,为全面揭示大灭绝前华南上扬子区的海洋生物面貌提供了重要窗口。 

  近期,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对上扬子区西缘滇东北镇雄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晚期)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5个剖面大渡河组三叶虫的逐层采样,以及室内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凯迪晚期)三叶虫动物群面貌,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生活于深潮下带的三叶虫生态组合(Taklamakania组合);同时也为该时期华南三叶虫动物群的生态分异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 

  魏鑫等本次报道的大渡河组三叶虫共计91517种,含4个新种Malongullia sinensis sp. nov., M. zhenxiongensis sp. nov., Taklamakania paucisegmentatus sp. nov.Amphitryon constrictus sp. nov.。通过沉积学和动物群组成分析,表明Taklamakania组合属于典型的Raphiophorid群落(盲眼群落),生活于昏暗、泥质、邻近缺氧盆地的深潮下带环境。 

  根据三叶虫(种)的时空分布情况,推断出华南晚奥陶世凯迪中晚期之交发生的一次生物迁移事件:即凯迪晚期,受广西运动影响,华南上扬子区形成普遍缺氧的半闭塞海盆,致使大量凯迪中期的三叶虫消亡,最终仅有少量分子在凯迪晚期成功迁移到相对更浅且充氧的环境中(如镇雄地区)。 

  本次研究还对同时期华南板块三叶虫组合在不同沉积环境下(浅潮下带、深潮下带、斜坡和页岩盆地)的生态分异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认为,除水体深度外,氧气含量在三叶虫组合的生态分异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华南凯迪晚期三叶虫组合随水体深度的变化模式与高纬度阿凡隆尼亚地块早中奥陶世出现的“Neseuretus-Raphiophorid-Olenid群落”十分相似;深水Olenid群落过去常被作为大陆边缘环境的标志,而华南的证据表明该群落也能够出现在半闭塞且贫氧的陆内海盆。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以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ei Xin, Wang Kai, Zhou Zhiqiang, Cui Yunong, Zhang Zhutong, Liu Jianbo. 2022. A new late Katian (Late Ordovician) trilobite association from Zhenxiong, northeastern Yunnan,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pala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alaeoworld, https://doi.org/10.1016/j.palwor.2022.01.008. 

1. 滇东北镇雄地区大渡河组(凯迪阶上部)三叶虫动物群,其中左图MNTaklamakania paucisegmentatus sp. nov.

2. 大渡河组岩性柱及三叶虫地层延限(左)、剖面照片及微相薄片(右)

3. 大渡河组三叶虫多样性(属)及时空分布情况(种)

4. 大渡河组和同期地层三叶虫生态组合的古地理分布,其中CTaklamakania组合(深潮下带);DTriarthrus组合(页岩盆地)GCyclopyge-raphiophorid组合(斜坡)HPliomerina-Vietnamia组合(浅潮下带边缘)IVietnamia组合(浅潮下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