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华南泥盆纪古生态系统与古环境》专辑出版

发布时间:2019-03-22 打印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郄文昆副研究员、梁昆助理研究员和德国法兰克福Senckenberg研究中心Peter Konigshof博士联合主编的《华南泥盆纪古生态系统与古环境》专辑最近在Springer出版社的国际刊物《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正式出版。这是对近年来我国泥盆纪古生物和古生态研究进展的一次综合整理和系统总结,内容涵盖华南泥盆纪各个阶段的重要生物类群,包括竹节石、腕足类、牙形类、床板珊瑚、介形类和菊石类等,涉及系统古生物学、古生物地理学和古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泥盆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期之一,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均发生了重大变革。最早的森林开始出现,两栖类得以首次登上古陆,而海洋中发育了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礁生态系统,并发生了两次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即晚泥盆世F-F事件和泥盆纪末Hangenberg事件。随着陆地维管束植物的拓殖,地球表面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地质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陆地上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导致地表径流中营养元素通量明显变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首次降低至近现代水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泥盆纪古海洋发生了多达25次的全球性海平面升降、缺氧/贫氧和生物更替/灭绝事件,揭示出泥盆纪复杂的海--气相互作用。深入研究重点区域和全球尺度上泥盆纪不同海洋生物类群以及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深时地球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华南地区是世界范围内泥盆纪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区域,中国泥盆纪区域年代地层标准均建立在华南浅水台地相区。广西运动结束之后,华南地区自洛赫考夫期开始发生持续的海侵,导致泥盆纪硅质碎屑沉积物覆盖在区域不整合面之上;埃姆斯期和吉维特期裂谷作用增强,广泛分布的浅水台地被深水台间盆地切割,形成棋盘状分布的古地理格局。与此同时,华南地区岩相和生物相亦发生明显分异,记录着不同沉积相区和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岩石类型和生物类群,为研究这一关键转折期的生物和环境事件提供了稀缺难得的材料。 

  专辑包含1篇序言和8篇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华南早泥盆世大沙田剖面竹节石动物群及其演化意义;华南及邻区早泥盆世东京石燕动物群时空分布新认识;广西武宣六峰山埃姆斯阶剖面牙形刺动物群;华南地区泥盆纪ambocoelioid(双腔贝类)腕足动物的起源与多样化;华南地区F-F之交腕足动物群古生物地理动力演化过程;广西桂林法门阶顶部额头村组笛管珊瑚形态测量学和古生态学特征研究;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介形虫类;华南泥盆纪-石炭纪之交Hangenberg黑色页岩和cymaclymeniids类菊石。  

  本专辑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XDB26000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04)资助。 

  论文专辑相关信息:Qie, W. K.*,Liang, K., Konigshof, P. 2019. Devonian palaeoecosystems and palaeoenvironments of South China. Palaeobiodiversity and Palaeoenvironments. 99:1–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