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标志着丹麦期、古新世、古近纪和新生代的开始,是最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非海相盆地中,轮藻化石在该界线附近常十分丰富,植物群的显著变化有助于K–Pg界线的识别。松辽盆地“松科 1 井”科学钻探工程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框架下第一口陆相白垩系科学钻探井,为识别该界线提供了丰富的轮藻化石材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李莎助理研究员、王启飞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Martín-Closas教授合作,研究了松辽盆地“松科1井”白垩系–古近系界线附近的轮藻植物群,并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提出了松辽盆地K–Pg界线的位置。
通过钻井岩芯分析通常可以获得比地表剖面分辨率更高的化石序列。但由于材料的限制,传统井下轮藻化石的研究只能以单个藏卵器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属种居群的统计和测量,未考虑居群特征和种内变异,易造成同种异名的情况,不能准确标定属种的延续情况。在松辽盆地“松科1井”轮藻植物群的研究中,得益于钻井取芯技术的进步,在获得高收获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足够的钻井岩芯材料(钻井直径10 cm),使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轮藻化石进行居群统计。
通过居群测量和分析,本研究有效识别出每个轮藻化石属种的种内变化,避免了将因种内变化产生的不同形态鉴定为不同属种的情况,如本研究发现Raskyaechara gobica、Raskyaechara gobica var. songliaoensis和Raskyaechara costulata之间的差异实为藏卵器个体大小的差异和螺旋细胞之上中脊粗细的差异,最终将它们归并至Microchara gobica。
本研究在“松科1井”上白垩统–古新统四方台组和明水组共识别出轮藻化石11属17种,建立了4个生物带:Atopochara trivolvis ulanensis生物带, Microchara gobica生物带, Microchara prolixa生物带和Peckichara sinuolata生物带,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成果,将上述4个生物带的时代分别归为坎潘期(Campanian)中–晚期、坎潘期最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早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和丹麦期(Danian)早期。以Peckichara sinuolata在磁性带C29r带中的首现作为古新世开始的标志。
因此,松辽盆地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高分辨率的、准确的化石序列将精确的反映轮藻植物群对全球气候事件的响应,也为其它含轮藻化石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盆地(如新疆准噶尔盆地、江汉盆地、南雄盆地)提供生物地层对比依据和年代依据。
研究成果目前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研究期刊Papers in Palaeontology上。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88103、41602003) 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XDPB05)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