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员联合法国、德国、黎巴嫩等国的科学家对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的一类形态独特的小昆虫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类昆虫叫古啮虫(Archipsyllidae),它们在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就频现身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地质年代,它的构造特征与现代啮虫目相近,但古啮虫只有2毫米左右,其在琥珀中特殊的保存方式为了解这类独特的生物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形态学细节。
古啮虫具有复杂的口器构造,是一大类昆虫(包括啮虫目、虱目、缨翅目、半翅目)由咀嚼式口器向刺吸式口器过渡的中间类型。同时,其独特的形态特征代表了昆虫纲的一个新目:二叠啮虫目(Permopsocida),包括二叠纪至白垩纪的20多种灭绝类型。缅甸琥珀中的古啮虫是迄今所知最年轻的二叠啮虫目的代表,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近两亿年。古啮虫类的口器高度特化,从中侏罗统道虎沟组的化石类型中就可见一斑,道虎沟组古啮虫的腹腔中还发现了可能属于石松类的巨孢子。值得关注的是,缅甸琥珀中古啮虫腹部也发现了大量的花粉颗粒,经鉴定为紫树的花粉,它们独特的过渡型口器恰恰适合于吸食紫树微小的花粉颗粒(直径约10微米)。紫树目前仍生活在东南亚和北美,而古啮虫却早已灭绝。
地质历史时期,被子植物出现后与昆虫形成了复杂的协同演化关系,促进了被子植物和现代很多昆虫类别的辐射发展,但中生代昆虫为被子植物传粉的直接化石证据极少,本项研究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植物和昆虫协同演化的范例。
本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联合资助,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