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学术沙龙(11月15日 上午10:00)

发布时间:2023-11-08 打印

报告题目:白垩纪-古近纪界限时期南雄盆地的陆地高温记录

报告人:张来明 副教授

报告人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时间:2023年11月15日(周)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青促会、人教处

 

报告简介

白垩纪—古近纪(K- Pg)界限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一,重建该时期气候演化历史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理解深时气候演化规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比海相剖面而言,基于陆相剖面的白垩纪—古近纪界限时期古气候重建研究开展较晚,相关成果缺乏系统总结和集成。研究系统回顾了全球陆相白垩纪—古近纪界限剖面的分布情况和事件年代学新进展,总结了前人重建的定量古气候记录和德干火山喷发记录,建立了该时期长周期的陆地年平均温度和大气CO2浓度记录。此外,目前基于气候代用指标和基于气候模拟获得的陆地温度记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且在低纬度地区更加明显,这阻碍了深入理解低纬度陆地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团簇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汞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对中国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下古新统地层开展了研究,在排除了重结晶和固态重排这两种成岩作用的影响后,结果指出白垩纪-古近纪界限时期低纬度地区的年平均陆地温度约为30 C,明显高于前人重建结果,暗示该时期热带范围发生明显扩张,甚至超出了生物能够承受的阈值,驱使生物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迁徙。研究认为该时期较为炎热的气候可能与德干火山活动密切相关,而南雄盆地汞元素的保存可能受到了炎热和干旱气候的影响,因此汞元素浓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报告人简介

张来明,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深时陆地气候与古地貌重建研究,聚焦晚中生代以来若干“关键地质时期”的古地貌、古气候和古生物事件,揭示了大气二氧化碳和中国东部古地貌演化的陆地气候响应及其对生物的重要影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已发表论文30篇,其中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7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