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大型小行星碰撞在现今墨西哥海湾,此次碰撞破坏性巨大,导致当时地球上四分之三生命形式灭绝消失,其中包括恐龙物种。目前,研究人员通过对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坑深入分析,认为大型小行星碰撞将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岩石,使它们为早期生命提供栖息环境,这些岩石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孔渗透,通过循环水可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可对体形较小的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点。
科学家调查研究了希克苏鲁伯陨坑,该陨坑多数部分位于墨西哥湾海水之中,他们认为地球远古时期类似的小行星碰撞事件可能有助于早期生命的孕育形成,那时地球持续遭受岩石小行星碰撞。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海底1335米深处钻探,检查分析碰撞地点的岩石样本。他们发现小行星碰撞使岩石变得多孔、渗透性增强,同时岩石密度降低,这将为简单生物体栖息提供理想的生态环境,同时受地壳内部加热的水循环过程中将提供营养物质。
研究报告负责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系乔安娜-摩根(Joanna Morgan)教授称,早期地球表面主要成分是固态花岗岩,缺少生命进化孕育的空间。小行星碰撞使岩石具有一定断裂性,同时孔隙率较高,这对于地球早期生命是最理想的生存环境,岩石中较小的间隙适合微生物生存。
很难想像毁灭恐龙的碰撞小行星对于地球生命孕育具有重要意义,能促进地球早期生命的发展。乔安娜指出,我们希望对岩芯样本进一步分析,提供地下环境生命存活的更多信息。目前,乔安娜带领该研究小组在小行星碰撞地带搜寻现代和远古生命的证据。
同时,他们希望获得峰值环顶端最早的沉积物,将揭晓沉积物是否源自一次巨大的海啸,同时,有助于研究人员洞悉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后生命如何恢复,以及地球生态系统何时复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