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沙金庚参加第十二届国际侏罗系大会

发布时间:2016-05-16 打印

  4月18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沙金庚研究员应邀赴斯洛伐克参加十二届国际侏罗系大会、第次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 632项目会议和国际地层委员会贝里亚斯工作组工作会议。70位国际同行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45个研究小组或个人做了学术报告。

    此次学术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方面:现场考察和讨论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斯摩乐尼斯(主要斯摩乐尼斯)地区的侏罗系;交流讨论侏罗系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侏罗纪古环境和古地理演化、陆相与海相对比、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和三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交流IGCP632项目(侏罗纪的大陆危机:湖泊生态系统内的重要灭绝事件和环境演变)的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重要进展和未来工作计划;讨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沙金庚应邀做了题为“侏罗纪的大陆危机和环境演变:IGCP632项目的目的和展望(Continental Crises of the Jurassic: Major Extionction Event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goals and perspectives)”大会报告(也是此次会议的唯一大会报告)和“中国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古地理变迁(Palaeogeographic changes during the Triassic–Jurassic transition in China的报告,与同行共同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和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层型工作会议。

  通过会议交流发现,国际同行都在重视高分辨率的侏罗纪综合地层学和陆相与海相对比研究。我国具有得地独厚的陆相三叠系/侏罗系和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和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层剖面,而且具有连接陆相与海相的媒介——化石丰富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剖面,我国学者已对这些界线地层发表了很多优秀成果,因此有望在这些地层和国际对比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会间,很多国外同行询问我国青藏高原的侏罗系和白垩系研究进展和国际合作的可能,表明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工作的研究结果对国际侏罗系和白垩系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