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关于中央财政相关科研...
生物演化与生物沉积过...
关于新增ARP网上报销电...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参加IODP367/368南海航次后会议
2017-09-30 | 编辑: | 【

  922-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保华研究员、李建国研究员和俞宙菲博士受美国IODP(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执行委员会责任科学家 Carlos A. Zarikian博士之邀,在美国College Station IODP岩心库,参加IODP367/368南海航次样品分样工作。为了尽可能在6天时间内完成更多样品的采集,采样工作由7组人员、两班轮流举行,每天朝七晚九工作14小时。 

  现场累计采集样品约两万五千余块,南京古生物所微体古生物地层与古海洋学研究团队共申请2600余块样品,将在航次后研究中承担有关南海新生代有孔虫与孢粉生物地层与古环境重建研究,揭示南海的生命演化史。 

  在样品采集前的IODP367/368首次航次后会议上,李保华与来自美、中、德、法、澳、意等国的21位科学家对IODP367/368航次初始研究报告中的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古地磁学、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举行讨论、整理与校对,完成了航次研究报告最后的编辑工作。预计该航次初始研究报告将在2017年底-2018初正式出版。 

  除了岩心样品的采集,俞宙菲还利用IODP岩心库的便利条件,对此次航次U1501等站位的岩心进行XRF元素扫描测试工作,获得了高分辨率(2~5cm)岩心元素数据,为进一步的元素地层分析、与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对比,以及在可靠的生物地层学基础上进行南海张裂过程与机制、新生代东亚古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员参与此次航次研究工作,将为加强和发挥研究所新生代微体古生物地层与古环境研究基础研究工作,起重要推动作用。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参加IODP367/368南海航次后会议

工作人员合影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