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树忠院士
(1961- )
沈树忠,1961年10月生,1981年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1996-2000分别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由中科院“百人计划”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工作,2019年任南京大学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主持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2004-2012),并获得优秀;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2010)和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2017);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2015),并与实验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使得实验室在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两次(2010, 2015)获得优秀。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二叠纪地层分会主席。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与环境变化、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他热爱地层古生物事业,勤奋踏实,学风端正,肯为集体出力,有较强的组织和综合研究能力。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20年来,沈树忠在华南、西藏、伊朗、美国等地开展大量生物地层学研究,多次联合组织重大生物事件等重要国际专题会议。2006年起他领导国际乐平统工作组,与国际同行进行广泛合作,开展多门类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高精度测年等综合交叉合作研究,使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的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精度明显提高。
1994年以来,他多次进入西藏进行大量野外工作,建立以藏南为代表的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的生物、地化和岩石地层序列,改变了该区缺失中、上二叠统的传统认识。通过藏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动物群的比较,提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外来体和拉萨地块二叠纪地层和动物群与冈瓦纳大陆北缘有本质区别,新特提斯洋在中二叠世业已形成等观点,对认识古特提斯洋的古地理演化有重要意义。
在系统古生物研究方面,他深入研究了十多个国家的腕足类和牙形类动物群。带领团队建立石炭纪-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数据库,创建全球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变模式,使其成为判断该时段地体古地理位置和古海道开闭时间以及海洋底栖生态系统演变依据,提出前乐平世事件与当时全球大海退造成的大规模栖息地减少相关等新认识。
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研究中,他与团队成员和国际同行一起共同开展高精度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生物多样性定量分析和多种地化指标等研究,论证二叠纪末海陆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和瞬时性,指出大规模岩浆活动造成地表环境的巨变是导致该生物大灭绝的主因。相关成果在Science、PNAS、EPSL等刊物发表后, 引起国内外同行较大关注。发表在Science上的成果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教材等。
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各1项(均排名第二)、国家六部委颁发的优秀回国人员成就奖(2003)、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突出贡献奖(2011)、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2013)、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5)等。作为大会共同主席组织召开了国际石炭-二叠纪地质大会(2007)、国际腕足动物大会(2015)等重要国际会议,并在AAAS年会(2013)等重要国际国内会议上应邀作特邀或主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