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炎院士
(1933- )
古植物学和地层古生物学者,男,祖籍浙江海宁,1933年1月在上海出生,汉族。1950-1952年浙江大学地理系肄业;195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在英国里丁大学等进修。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先后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副主任、主任委员,国际古植物协会副主席,国际古植物协会中国地区代表,国际植物分类委员会植物化石组委员,美国植物学会古植物组名誉会员。
长期从事古植物学和相关地层学研究,以中生代裸子植物和蕨类化石的研究见长。主要从事中、古生代植物群及其相关地层研究。早年参与对中国中生代植物群和陆相地层的综合研究和奠基性工作,分别为六十年代初出版的《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和《中国中生代植物化石》两本系统性论著的作者和主要编著者,以及七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古生代植物化石》的主要编著者,也是1995年出版的《中国各地质时期植物群》副主编及主要作者之一;曾对东北、中南和西南等地中生代地层和植物群进行专项研究,为深入研讨中国中生代植物群演替和相关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框架和基础材料。首次确认中国南方早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早期植物群,并提出了中国中生代植物群进一步划分方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着重于古植物的生物学研究。在中国古植物学研究中率先应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等技术,研究植物化石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并应用分支系统学和顶枝学说等理论来探讨古植物的系统发育、整体重建和异时发育等理论问题,开拓了学科研究领域。阐明满江红大孢子壁超微结构的方向性及其潜在的分类意义,研究报道了最古老的银杏和罗汉松科化石,在率先开展中国掌鳞杉科化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已灭绝的植物在中国的地质、地理分布,做了系统评述和总结。此外,还参加了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晚白垩世及早第三纪真蕨类和松柏类中、新生代真蕨类和裸子植物化石的研究。重点开展银杏目及义马侏罗纪植物群的工作,和合作者一起找到了早白垩世银杏演化的“缺失链环”,共同研究了中国侏罗、白垩纪以及瑞典侏罗纪和北美古新世的银杏雌性繁植器官等化石,综合探究地史时期银杏目植物的演化形式和规律,提出银杏目自然分类方案,并在古植物大孢子膜和叶角质层超微结构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关银杏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誉为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为国内、外最新的古植物教科书及专著及著名专业网站(如The Ginkgo Pages: http://www.xs4all.nl/”kwanten)多次引用和转载。曾应邀为日本植物学会在Springer出版的《Ginkgo biloba – a global treasure》一书写中生代银杏类的系统总结论文,以及国际古植物学协会(IOP)网站撰写综述文章。
2009年开始组织编撰《中国古植物志》,2017年和合作者共同完成《中国银杏植物》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