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科院士
(1906-1987)
赵金科,古生物学、地质学家。号子铭,男,河北曲阳人,1906年6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1932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3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古生物学,1939年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等职。曾任《中国科学》编委,中国地层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地层学杂志》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名誉理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赵金科为中国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构造地质学、矿产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领域卓有建树。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是中国最早的以活动论为基础的一篇大地构造学论文,受到国际地质界的重视。20世纪30年代后期,对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地质力学理论阐述的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他与张文佑合著《广西地质》,与李四光、张文佑合编的1∶200万广西地质图都是重要的区域地质文献,这使他成为广西地层和构造地质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赵金科对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有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头足类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早三叠世地层和菊石的分类、生态和时空分布进行了完整全面的研究,奠定了中国三叠系研究的基础。系统研究了晚二叠世头足类分类和演化过程,以及华夏菊石动物群的发生、演变过程,取得突破性成就,为全球范围内二叠纪地层的划分、对比以及建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晚年领导并参与了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为中国这一重要地层界线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从事头足类研究数十年,从泥盆纪至白垩纪均有所研究。发表重要学术论著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广西西部下三叠统菊石》、《中国的三叠系》、《中国的头足类》、《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和《中国南部的长兴阶和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的界线》等。其中《中国的三叠系》、《中国的头足类》和《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
赵金科一生治学严谨,勤于思索,勇于创新。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先后为地质系统培养了第一批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指导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培养了一批头足类化石研究的优秀人才。
1987年5月18日,赵金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