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卢衍豪院士

(1913-2000)

  卢衍豪,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家。男,福建永定人,1913年4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3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正,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等职。曾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奥陶系分会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选举委员。曾当选为全国第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79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卢衍豪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开始系统调查昆明附近早寒武世地层,建立了中国早寒武世地层的标准层型。50年代,重新划分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进一步详细划分华北寒武系,建立了中国中、晚寒武世地层分层标准。首次对中国寒武系、奥陶系各区域特征、划分对比、上界和下界、沉积物和生物群分布与古地理环境,以及矿产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奠定了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建阶、分带基础。确立了中国寒武系为10阶32个化石带。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层和对比依据,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70年代末期,他组织了寒武—奥陶系界线的专题研究。1979-1987年发表一系列有关寒武—奥陶系界线的论文和专著,通过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寒武—奥陶系的界线的划分与国际对比。为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被选为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的两个候选层型之一创造了条件。

  卢衍豪在三叶虫研究方面颇有造诣。自1939年开始,系统描述了大量三叶虫属、种,对研究三叶虫的分类、演化及生物地理区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发表的《Ptychoparia szechuanensis之个体发育》论文,开中国三叶虫个体发育研究先河,以后又发表有关三叶虫个体发育、系统演化及分类的重要论文多篇,使中国三叶虫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创立“生物—环境控制论”学说,为解释世界寒武—奥陶纪动物群的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生物—环境控制论”的观点,阐明了中国寒武纪磷矿、石煤、汞及伴生稀有元素等沉积矿产的生成条件、分布规律。除研究三叶虫外,还对介形虫、有孔虫及牙形石等微体古生物进行研究,40年代发表有关轮藻化石的论文,为中国轮藻化石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衍豪发表论文170余篇,完成科学著作150余种,约600万字。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的寒武系》、《中国的三叶虫》、《生物—环境控制论及其在寒武纪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地理学上的应用》、《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和《中国寒武纪沉积矿产和生物环境控制论》等。1947年,荣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年2月20日,卢衍豪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