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科学传播
科学新闻
科研进展
科普动态
媒体扫描
电子杂志-FOSSIL@NET
科普站点-化石网网站群
科普场馆-古生物博物馆
科普期刊-生物进化
精彩专题
化石图片
科学视频
论坛留言
通知公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岗位...
南京古生物所2023年招...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西藏热觉茶卡一带早二叠世Sphaeroschwagerina蜓类动物群
早二叠世蜓类研究显示南北羌塘不属于同一地块
  西藏北部双湖至冈玛错一带存在一条东西向5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其来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条高压变质带是南羌塘地块和北羌塘地块在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高压碰撞所致,位于南北羌塘之间的龙木错—双湖缝合带是古特提斯洋的主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南北羌塘属于同...
图1. 三维立体保存的东方叶肢介卵化石
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特异保存的磷酸盐化叶肢介卵
  叶肢介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双甲目的成员,分布时代为泥盆纪至今。叶肢介卵通常很难保存为化石,因此其微观结构和保存方式少有研究报道。最近,南京古生物所泮燕红副研究员、王亚琼助理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廖焕宇等对热河生物群中特异保存的叶肢介卵进行了埋葬学研究和报道。   本次发现的叶...
酒泉盆地首次发现的直翅目化石
酒泉盆地首次发现直翅目昆虫化石
  酒泉盆地是我国陆相白垩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盆地内白垩系称为新民堡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虽经长期研究,其时代意见仍未统一。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团队在甘肃酒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工作,在玉门地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采集了大量昆虫化石。这些标本不仅...
山西保德剖面不同类型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的相对百分含量及其反应的古气候变化
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吴家坪期非海相孢粉生物地层学研究
  石炭—二叠纪非海相地层在华北克拉通分布广泛,主要是以本溪组-孙家沟组之间的沉积序列为代表。长期以来,对于该段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主要依靠地层中保存的少量动物化石以及大植物化石。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孢粉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华北晚古生代非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了较大发展。至今已积累了...
左图,标本总观。中图,左图中箭头标注的雌性器官细节,显示其顶端实心的突出物(箭头)。右图,中图中箭头标注部分的细节,显示三维保存的、实心的顶端突出物(箭头)。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发现无珠孔管的类似麻黄植物化石
  对于大多数植物学家而言,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是两个区分明确的植物类群。此前演化生物学家虽然一直努力弥合二者之间的鸿沟,但均未成功。近日,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和国家兰科植物保护中心刘仲健教授报道了一种早白垩世的植物化石,则为跨越上述鸿沟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植物化石发现于我国辽宁凌源...
插图 1. A:华南扬子区上奥陶统宝塔组的分布。B:示意现代龙卷风和风暴的分布,赤道两侧10o以内没有上述强对流天气的出现。C:晚奥陶世时推测的华南板块主体位于赤道两侧。
华南奥陶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宝塔组是华南板块奥陶系一套特殊的岩石地层,在扬子区广泛发育和分布,从东到西绵延两千多公里、从南至北最长处有近千公里。该碳酸盐岩地层时代为晚奥陶世早期,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但其特殊的裂纹构造困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国内外的相关地层古生物学家已达一百年的时间,关于它的成因存在多种假说...
共32页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下5页尾页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